首頁
學校概況
黨政機構
教學机构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國際教育
  • 繼續教育
隊伍建設
  • 人才政策
  • 招聘信息
招生就業
  • 招生信息(本科生)
  • 就業服務(本科生)
  • 招生信息(研究生)
  • 招生信息(國際生)
相助交流
  • 國際相助交流
  • 地方相助交流
学术 · 人才

【人文學院】学术讲座:石毓智 《對40年來漢語研究第一熱點的反思:“都”是副詞還是代詞?》

新聞來源:點擊數:更新時間:2025-05-23

報告題目

40年來漢語研究第一熱點的反思:“都”是副詞還是代詞?

石毓智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博導)

報告时间

2025年5月26日 14點00分

報告所在

臨海校區一號樓1101教室

石毓智,河南洛陽人。斯坦福大學博士,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碩士。現任教于新加坡國立大學,兼任武漢大學等院校教授。學科專業研究領域爲認知功效語言學、語法化理論、漢語曆史句法形態學、語言與文學的關系等。業已出书的圖書有30余種,其代表著作有《漢語語法》(商務印書館,2010)、《語法系統的複雜性》(商務印書館,2024)、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Gramma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3)The Historical Morpho-Syntax of Chinese LanguageThe Springer Nature, 2025)等。

在過去40多年里,岂论从研究者的人数照旧发表论著的数量上看,关于“都”的研究肯定是汉语语言学界的最大热点之一。然而迄今为止这一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认为,造成这种杂乱局面的基础原因是研究者出发点就错了,岂论是哪种理论配景的学者都把“都”看作是副词,绝大多数的问题和争议都是由这一词类划分引起的,同时这一词类划分也掩盖了“都”的本质属性。我们从三個方面论证“都”的基本功效是总括代词:(一)“都”与不定指代词“些”属于汉语数量指代词这個小类;(二)决定“都”和“些”漫衍规则的背后是汉语一条越发普遍的语规则律;(三)汉语有几十种方言里的复数标志是用“都”表达普通话“些”的功效的。此外,我们还视察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的语言,它们對应于汉语“都”的看法多数是指代词,而没有一种语言是体现为副词的。凭据我们的分析,“都”的基本功效不是所谓的“全称量化”等学界流行的看法,而是从数量上总括指代有关身分,它不仅可以指代主语、话题,也可以指代宾语,还可以指代前一句话的某個身分,甚至直接指代现实中的人或物,具有典型代词的特征。本文的研究可以對汉语学界这一恒久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一個最终的解决方案。

承辦單位

人文學院

發布日期

2025年5月9日

歡迎廣大教師、學生參加!


文:王进利 /    图:无 /   审核:叶永 /    责任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