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提升教師科研能力,推動學科建設與學術創新,6月26日,商學院舉辦“會計與財務治理中的案例研究”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特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祝繼高教授主講,商學院副院長胡峰主持,財務治理系教師參加講座。

講座現場
祝繼高以近年來案例研究的相關政策爲切入點,結合自身豐富的學術研究與實踐經驗,爲在場教師帶來了一場關于會計與財務領域案例研究的知識盛宴。他提到,當前衆多學術期刊對案例研究文章的重視水平日益提升,這爲會計與財務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新的偏向與機遇。
講座中,祝繼高围绕案例研究展开了深入论述。他强调,一个好的案例研究首先要有明确且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挖掘可以通过文献阅读、实践调研、教學启发等多种渠道,尤其要关注那些与直觉相悖、具有典型性的现象。例如,企业退市、数字化转型赋能等现象背后都蕴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研究问题。对于案例的选择,祝繼高指出,案例的數量並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服務于研究目的。案例選擇遵循“理論飽和度”原則,單案例適合深入剖析某一現象的來龍去脈;多案例則適合進行對比分析,通過“殊途同歸”或“同途陌路”的對比框架,提煉共性規律。在案例研究的要领上,祝繼高結合典型案例,闡述了如何從訪談資料、企業公開數據等素材中,通過開放式編碼提煉一階看法,進而歸納出二階主題,最終構建起完整的理論框架。他特別強調,案例研究不能僅僅是講故事,更要注重與理論的對話,通過結構化的分析要领,使研究過程透明化,增強研究的科學性與說服力。
講座互動環節,在場教師就案例研究問題的挖掘、數據質量的保證、理論框架的構建等實際困惑踴躍提問。祝繼高認真回應,強調研究問題的發現需基于文獻閱讀與實踐觀察,關注與直覺相悖的現象,以典型案例回應現實需求。他還推薦了近五年期刊發表的案例研究論文,建議教師們通過模仿學習提升寫作能力。
胡峰在總結發言中体现,祝教授的講座爲商學院教師開展案例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讓各人對會計與財務治理中的案例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更深入的理解。他希望教師們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研究中,積極開展案例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本次講座的乐成舉辦,爲商學院教師在會計與財務治理領域開展案例研究提供了清晰的路徑指引與要领支撐。與會教師紛紛体现受益匪淺,將在今後的科研事情中積極探索案例研究,講好中國企業故事,配合推進學院學科建設邁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