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校概況
黨政機構
教學机构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國際教育
  • 繼續教育
隊伍建設
  • 人才政策
  • 招聘信息
招生就業
  • 招生信息(本科生)
  • 就業服務(本科生)
  • 招生信息(研究生)
  • 招生信息(國際生)
相助交流
  • 國際相助交流
  • 地方相助交流
学术 · 人才

吴劼教授团队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发表综述论文

新闻来源:醫藥化工學院點擊數:更新時間:2025-06-12

近日,醫藥化工學院/高等研究院吴劼教授团队应邀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为40.4)在线发表了题为《Radical sulfonylation with sulfur dioxide surrogates》的综述性论文(Chem.Soc.Rev.2025,54,DOI:10.1039/d4cs01312c)。該論文爲我校在該期刊上發表的首篇論文,肖微博士爲第一作者,陳健強副教授爲配合通訊作者。

680CF

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氣汙染物之一,其年均排放量高達1億噸(Environ.Sci.Technol.2020,54,6508)。二氧化硫的排放會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和公共衛生問題。常見的脫硫要领主要有石灰石吸收法、有機溶液吸收法、活性炭吸收法以及還原脫硫法等。然而上述脫硫战略常會産生大量的二次汙染物。從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化學的角度來看,開發簡潔高效的二氧化硫捕獲要领具有重大的意義。二氧化硫是重要的硫源,其可以廣泛應用于磺酰類化合物的合成當中。目前上市的藥物分子中有91種含-SO2-(磺酰基)結構,在農藥領域則有超過120種農藥含有-SO2-(磺酰基)結構。因此將二氧化硫應用到有機合成及藥物合成當中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市場價值。然而氣態二氧化硫應用要领存在著諸多缺陷,極大制約了其在合成領域的應用。

78C65

爲此化學家們發展了一系列二氧化硫替代物。常見的二氧化硫替代物有Willis課題組在2010年發展的有機二氧化硫替代物—DABSO(J.Am.Chem.Soc.,2010,132,16372.);以及吳劼教授課題組在2012年發展的無機二氧化硫替代物——焦亞硫酸鹽(Chem.Commun.,2012,48,10037.)。由于二氧化硫的親電特性,早期的二氧化硫反應主要是與有機金屬試劑反應,以此實現砜類化合物的合成;隨後逐漸發展了基于過渡金屬催化劑的偶聯反應。2014年,吳劼教授課題組開創性地報道了基于自由基反應的二氧化硫插入战略(Angew.Chem.,Int.Ed.,2014,53,2451.),自此二氧化硫參與的自由基反應逐漸興起,相關研究方興未艾,並成爲研究熱點。本綜述系統介紹了各類二氧化硫替代物的發展現狀,根據自由基産生方式,細分爲光催化、電化學合成、過渡金屬催化以及熱力學引發的自由基磺酰化四個部门,全面闡述了基于二氧化硫參與的自由基磺酰化反應。

69B3E

文章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cs/d4cs01312c

肖微博士自2019年加入PP电子學院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Chem.Soc.Rev.;ACS Catal.;Sci.China.Chem.;Org.Lett.;Org.Chem.Front.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9篇。陳健強副教授自2019年加入PP电子學院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Nat.Commun.;Chem.Soc.Rev.;Green Chem.;Org.Lett.;Org.Chem.Front.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3篇。


文:陈健强 /    图:陈健强 /   审核:徐元红、马达 /    责任编辑:李鑫